湛江市第二技工学校2022年度工作总结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和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党的二十大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以省人社厅、省教育厅“十四五”建设规划为依据,结合市委、市政府“三化”“三大”目标要求,强化内部管理,提升服务意识,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
(一)加强党的政治思想建设,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1、落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委会第一议题制度。制定2022年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制定党的二十大学习贯彻方案,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党委班子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七中全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等。一年来,共进行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5次,第一议题学习28次。
2、坚持开展党员活动日学习教育活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根据市委教育工委每期“三会一课”学习内容,结合学校实际,在每月第三周星期三下午开展党员活动日学习教育;通过学习强国平台、微信群等载体,组织全体党员自学。通过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着力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思想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3、积极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庆祝建党101周年活动,对学校党龄50年以上(含50年)的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和烈士遗属共9人进行走访慰问,各党支部共开展专题党课4次,各党支部围绕学生管理、招生、新校区建设、新校区搬迁、疫情防控、创文等方面领办工作任务20项,开展志愿服务达到200人次以上;组织党员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组织党员干部到廉江中塘革命纪念馆等参观学习;班子成员坚持在每月党员活动日参加挂点党支部学习,带头给党员上党课、谈体会,与干部职工谈心谈话,加强沟通联系。
4、牢牢占据意识形态主阵地。利用校内LED电子显示屏、宣传栏、广播站等载体广泛宣传,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全年共开展集中宣传23次;积极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校园活动,通过每周一思政教育课、班级微信群转发学习内容,引导青年学生牢固树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组织对学校现有的153种教材、32954册图书进行了排查,清理出4本不合格图书,保障学生刊物阅读的思想正确;出台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等,运行网络舆论监测平台做好信息维稳工作。
(二)加强班子政治引领,优化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党委班子政治引领能力,认真落实党委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民主集中制及“三重一大”制度,坚持依法办学、依法管理、依法治校;加强干部教育培训,选派党员干部参加各级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培训班3人次;结合市直职业学校“三定”方案的批复,整合学校内设机构,现设有内设机构6个,教育教学机构4个;对中层干部队伍进行轮岗调整,并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提拔部分中层干部,现有中层正职4名,副职17名(含教育教学机构及群团组织);顺利完成了党委换届选举。
(三)狠抓组织建设,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党委书记切实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强化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印发了《湛江市第二技工学校2022年度党建工作计划》,把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业务工作和党建工作同部署、同落实;按照《党章》的规定和有关要求,优化整合在职党支部,把原来的6个党支部整合为4个;组织各党支部学习《党支部工作规范手册》,规范基层党务工作开展;严格党员发展培养工作,本年度两名入党申请人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完成广东省党务系统统计工作;严格党费收支,按时收缴党费,2022年党费收缴¥41779.6元。
(四)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筑牢反腐防线。
以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为重要抓手,以落实“两个责任”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建立健全反腐倡廉长效机制,着力打造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一是落实党风廉政责任机制,召开年度党风廉政建设会,专题研究布置党风廉政工作,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排查廉政风险点19个并予以整改,坚持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工作机制,调整充实党廉办人员;二是突出抓好警示教育,充分利用校内LED电子显示屏、宣传栏、广播站、网站等载体宣传廉政文化有关内容,组织集中观看廉政警示片筑牢反腐防线;三是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管,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突出加强对新校区建设、招标采购、疫情防控等重点领域的监督管理,切实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的长效机制。年内所有招标采购项目(15项)均依规组织实施,学校“三公”经费支出逐年下降;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规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
(五)积极配合做好市委对市人社局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9月21日,市委第一巡察组向市人社局党组反馈巡察情况。就巡察组反馈的与我校有关的三个问题,我校召开党委会、部门工作会议部署、推进整改落实工作,拟定整改措施12条进行全面整改,有力促进了学校的管理和发展。
(六)加强教职员工人文关怀。
2022春节期间,在上级部门和学校党委的关心支持下,慰问本校困难大病的退休老党员、老干部、在职教职工共18人次;为4名重病人员申请大病补助,每人3000元,共计12000元;坚持开展“送温暖”活动,探访慰问因病住院的教职工、高龄体弱的老同志12人次;为2名年龄届满80周岁的老同志申请高龄补贴;组织全校在职和退休人员进行体检,共计174人次。
二、坚持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工作。
学校定时召开校务会,传达上级关于疫情防控的指示精神,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校园封控管理等应急预案,疫情防控演练方案、“黄码”隔离室管理制度等,开展疫情防控演练4次;通过校内电子显示屏、广播站、工作群、班级群等载体,发布疫情防控知识及指引措施,指导师生做好疫情防控;精准掌握师生动态信息,做好“日报告、零报告”;严格执行半封闭管理,校门口增设粤康码检测功能的测温闸机,保证测温闸机正常运行,确保人员健康;设立防控“隔离房”,防止疫情的蔓延;5月上旬,我校被定为霞山区新园街道全员核酸检测点,积极配合社区做好检测点相关准备工作,并选派26名党员干部参与志愿服务;根据上级通知要求,认真组织校内师生参加核酸检测24次,检测师生达8403人次;开展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和消毒工作,特别是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关键部位定期消毒消杀;口罩、体温枪、消毒液等必要的防疫物资齐备;继续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选派1名骨干党员干部参加转运湛江籍驻广州市海珠区技工院校学生离校返乡工作。
三、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不断提高学校综合实力。
(一)积极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推进职业教育。
1、积极参加各级技能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今年以来各专业共派出10名学生参与各级技能竞赛:6名学生组成两支参赛队参加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机械识图与CAD设计竞赛项目,分别获得个人全能和团体二、三等奖,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二等奖;选拔2名学生参加2022年御唐府杯湛江市“粤菜师傅”技能大赛,分别获得中式烹调师三等奖、优秀奖,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主办中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平面设计竞赛项目广东省选拨赛湛江市选手选拨赛。通过各级技能竞赛进行专业交流,学习先进经验,增长见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多元办学模式。我校坚持推进校企合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入企业进行深度调研。广东冠豪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我校挂牌成立“冠豪高新人才培养基地”,在企业方挂牌“湛江市第二技工学校教学实训基地”,在学校设立冠名班级,企业方赞助设立“冠豪高新奖学金”每年10000元;与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廉江罗二酒店签定合作协议书,推进了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的顺利开展;与湛江市新起点职业培训学校进行校校合作,完成幼儿教育、家政服务和美容保健等专业共建合作协议,有力推进多元办学模式,拓宽了我校的招生就业渠道。
3、围绕服务地方经济,调整思路,推进三项工程建设。围绕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省域中心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中心工作,根据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积极推进三项工程建设。广东省粤菜师傅培训基地本年度完成培训356人次;调整发展思路,与湛江市就业服务管理中心合作建设湛江市南粤家政综合服务示范基地(“南粤家政”研修院),并以此为契机,调研探索家政服务、幼儿教育、保健服务等南粤家政专业开设;积极调研开设计算机广告设计(高技)、烹饪(中西面点)(中技)、食品检测与加工(中技)、网络营销(中技)、平面设计(中技)等新专业。
4、把握国家政策,积极推进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多次组织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工作会议,研讨领会国家最新政策精神,大力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认真组织517名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与广东湛江雷州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参训210人;与廉江市罗二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新型学徒制培训,参训119人;与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和湛江卫校进行创业培训工作。
5、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鼓励教师进行职称申报评定,经评审,获得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5人。二是向湛江市人社局推荐市高技能人才11人,推荐市精品课评选及教学质量督导专家5人;三是组织优质公开课比赛,共9名老师参加决赛,有效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四是通过广东省事业单位2022年集中公开招聘,聘用一名会计,加强财务管理工作。
(二)践行服务宗旨,进一步强化学生教育管理。
1、常态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一是坚持周一1、2节思政教育课堂,融入党的十九届六中七中全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学习内容,在开学第一课中增加《匠心逐梦》教材,通过主题班会、积极参加技能竞赛等一系列活动措施,强化弘扬工匠精神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二是组织开展主题活动践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如无偿献血、禁毒宣传、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三是利用墙报、广播、黑板报、LED大屏幕、班级微信群等宣传方式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四是加强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邀请公安政法部门到校举办讲座、展览等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和安全意识,促进校园平安和谐;五是加强了学校规章制度的教育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学校共进行了集体教育30次,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300人次;印制墙报、黑板报等10期,举办禁毒、法制和安全教育等4场。
2、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每周二组织开展“百部爱国主义教育电影”活动,共有1200人次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广播站每周周三下午开设讲先烈的故事、周四下午红歌颂中华栏目,让广大学生了解了解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崇高品质、道德情操和精神风貌;举办建团100周年"学团史"知识讲座,解读共青团的百年历史;组织团员青年认真学习团中央每周的“青大学习”;发挥学生会、团支部、学生社团的作用,带领团员青年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坚持开展班级文明监督岗;积极指导各社团开展工作,发挥其联系同学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3、进一步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对学生干部和团支部书记、班长进行培训,重温入团仪式,树立先进青年的榜样;组织团知识培训班,使广大学生认识到了共青团组织的先进性,增强了团组织的凝聚力,全年共发展新团员32名;评选推荐中职学校国家奖学金3人。学生会干部参与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如饭堂、晚自修等值日,提升学生干部的工作技能,更好地起模范带头作用。
4、以生为本,做好后勤保障等服务工作。
(1)提高后勤保障服务质量。加强后勤人员管理,增强服务意识及责任心,提高服务质量,形成具有战斗力的后勤保障团队;整顿食堂卫生以达到市学生返校疫情防控专班的要求;美化宿舍环境,及时做好校内常规维修维护工作,解决学生宿舍饮用水,热水等问题;加强校园的清洁、保洁工作,及时清理校园垃圾和乱堆乱放的杂物;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保障师生安全。
(2)努力推进招生就业工作。完成2022级708名学生学籍注册,完成免学费申报1314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8%,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格力集团、湛江钢铁集团、冠豪高新等60多家珠三角和本地优质的招聘企业到我校招聘,成功招聘学生300多人;组织学生开展优质岗位培训50多场,使学生从学校向企业顺利过渡。
(四)新校区建设一期竣工在即。
新校区建设项目列入省、市2022年的重点工程项目,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发展。经多方努力,全年共争取2.1亿资金投入建设,完成11项设备设施采购工作;截止2022年12月2日,新校区一期工程施工累计完成总体形象进度的98.9%。新校区建设项目二期已完成项目建议书和节地评价的审批。
(五)助力乡村振兴。
学校被安排在徐闻县曲界镇参与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因工作需要,选派的2名党员干部在驻点村开展改良土壤、培育新品种作物、联系企业进行项目投资等帮扶工作;校领导多次到帮扶点开展调研座谈,在学校经济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筹措资金,向工作队拨付工作经费2万元,并提供2台电脑给工作队办公使用,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贡献。
四、下一步努力方向。
(一)继续加强学习,提升综合素质。
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全部工作始终,统筹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以及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努力吃透精神实质、掌握精髓要义,自觉运用蕴含其中的科学立场观点方法指导监督工作。
(二)全力以赴,做好新旧校区搬迁工作
成立整体搬迁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办公室和七个工作小组,拟定各类搬迁方案,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完成新校区搬迁采购分为信息化、生活及教学辅助设备设施、实训设备设施等三个大项,共14个项目招标采购及安装调试工作。加快推进相关项目实施进度,确保新旧校区顺利搬迁。
(三)明确发展目标,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提升办学层次;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导教师往“高技能、高职称、高学历”发展;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好湛江市南粤家政综合服务示范基地(“南粤家政”研修院),深入推进多元办学模式,全面提高办学质量;依托新校区建成搬迁的大好时机,围绕湛江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中心工作,努力建设高水平技工院校,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2022年12月8日
|